新闻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标准化助推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总书记多次提到标准化,强调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重大论断。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是北京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加快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标准化建设,对推动北京园林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绿化废弃物及处置利用现状
    1.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数量巨大,但资源化利用率低。
    园林绿化废弃物是指树木生长和林地绿地管护过程中产生的枝叶、草屑、花败、锯末等有机废弃物,是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节点。随着北京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及管护精细化水平的提升,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量十分巨大,而且逐年增加。据测算,目前我市每年产生园林绿化废弃物干重341万吨,实际利用量不足10万吨。由于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季节性强、分布分散、收集处置费用高、集中处置场站缺乏等原因造成其处置利用率极低。
    2.园林绿化废弃物是优质有机质资源,且我市需求量巨大。
    园林绿化废弃物中的有机质含量高达70%以上,且富含N、P、K等矿质元素,是生产有机肥料、有机基质、土壤覆盖物和改良剂的优质有机质来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落叶化土、堆肥还田的传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国家均颁布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许多国家还规定城市绿地中的裸露土壤必须采用有机质进行覆盖。
    我市是土壤有机质匮乏的地区,对有机质产品需求量巨大。目前全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32%—0.6%,其他绿地、林地的含量更是远低于这个数值,与优质土壤2%—3%的有机质含量水平相距甚远。目前我市林果业的种植面积为270万亩,以每亩施用2吨有机肥计算,有机肥料的使用量就高达540万吨。再加上农业生产、平园林区、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对有机质的需求量高达上千万吨。以往大部分有机质产品,包括有机肥料、有机基质等,均需从外地调运,品质良莠不齐。然而与此相对的,却是我市每年有近400万吨的园林绿化废弃物无法得到资源化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3.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收集利用缺乏规范化的运行管理体系。
    园林绿化废弃物的收集利用缺乏规范化的运行管理体系,养护、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各环节缺乏管理和有效衔接,因此收集利用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不具有竞争力,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导致资源化利用率一直不高。①收集站点数量、负荷有限、布局不合理。同时废弃物产生量却在逐年增加,大多数废弃物均进入了垃圾收集体系;②园林绿化废弃物收集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废弃物体积大、密度低、产生范围广,养护单位缺乏专业设备和人员进行减量化处理,因此运输效率极低;③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补贴制度和产品利用规定,单纯作为商品销售时,与畜禽粪便有机肥、腐殖酸或草炭相比,价格缺乏竞争力。④产品缺乏上市销售的必要条件。我市现有的废弃物处理厂均建立在林业用地上,无法取得合法的生产经营许可,产品无法作为商品上市销售。只有通过规范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运行体系、统筹安排养护、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的各个环节、建立谁产生谁处理、谁产生谁利用的保障制度,才能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4.园林绿化废弃物不当处置,还会对环境造成多重不利影响。
    园林绿化废弃物随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时,由于体积大、降解慢,占用空间极大,浪费土地资源;如果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还是城市空气PM2.5含量中,仅次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污染源。园林废弃物如果随意丢弃处置,降解过程不仅释放大量的热量极易造成火灾隐患,同时生物质降解还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园林绿化废弃物废弃物处置标准化
    1.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标准化的政策依据
    2016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发改环资【2016】203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我市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颁布了京农发【2015】第39号文件《综合策略杜绝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禁烧工作方案的通知》,京绿科发〔2016〕5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杜绝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自2016年起,全市林地、绿地、公园和场圃等要全面杜绝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建立杜绝焚烧和监管机制,确保“零焚烧”。通过鼓励和吸引企业参与废弃物综合利用,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园林绿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在城区绿地和公园,集中收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在山区全部就地就近还林增肥,实现“落叶化土”的良性循环发展;平原地区,80%就地堆肥、自然腐烂、粉碎还林处理,20%集中回收综合利用。”的目标。“根据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分类进行处理和收集利用。在山区鉴于运输条件差、土壤肥力弱,园林绿化废弃物以就地利用为主,在浅山、缓坡地带,配套便携式粉碎机具,将枝条等抚育废弃物就地粉碎,腐熟后回归土壤增加肥力。在深山、远山、陡坡地带,因农林机具难以运输和作业,可将抚育废弃物沿等高线条垄状排列堆放,自然降解腐熟还肥于林。平原地区,平原造林、郊野公园、大型片林等区域以就近收集集中处理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处理场地。果园、苗圃、花圃等,采取集中堆肥和就地处理方式,实行资源化再利用。城区绿地、小区绿地、公园、旅游景区等,以集中收集综合处理为主,根据土地规划和资源分布情况,在城区周边建立适度规模的综合处理场,进行废弃物循环利用处理。这些文件的颁布为本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2.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标准化的技术基础
    自2009年起,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和北京林业大学相继完成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量普查、北京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选址布局研究、以及多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我市自2007年起,相继建立起了朝阳、海淀、西城和丰台四个园林绿化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厂,并在各大公园配备了小型粉碎设备,形成了分散收集减量、集中处理利用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经过多年来对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设备机械的引进和研发、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提升,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3.5-4.2万吨的处理能力,园林绿化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各环节均运行稳定、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行数据。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项目合作,我市开发出了无土栽培基质、花木基质、有机基质块、园林覆盖物和土壤改良剂等多种资源化利用产品。同时,京绿科发〔2016〕5号也明确支出今后将“组织在京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联合攻关,从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开展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消化吸收适合北京应用的国内外先进装备和技术,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增加资源循环利用附加值。”这些工作均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3.园林绿化废弃物废弃物处置的标准化
    依据京绿科发〔2016〕5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杜绝焚烧园林绿化废弃物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有关要求,规定了废弃物利用的原则和要求。废弃物利用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推荐将废弃物经过处理后作为林业生产资料进行循环利用。根据城区、平原区及山区不同条件提出废弃物处置和利用的要求。
    废弃物收集处理站点的类型包括:就地处理点收集点、集中收集点、流动服务体、及收集利用中心等,分别承担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处理及产品生产等工作。依据各类站点最小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规定了站点的位置、规模、处理能力和服务面积等,以保证废弃物的高效收集处理。
    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园林覆盖、堆肥、生物有机肥生产、基质生产、生物质固体燃料及食用菌菌棒加工等方式。对定了废弃物各种利用方式的原料要求、技术要点等。

    三、标准化助推废弃物处置利用高质量发展
    1.标准化有利于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落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推进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平原森林“落叶化土、枯枝还田”,主要对抚育剩余物统一收集、腐熟处理并还林施肥,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森林绿地物质循环速度;公园绿地废弃物探索“落叶枯枝不出园”,推进园林废弃物规模化处理场所建设,实现集中收集、处理、再利用。延迟清扫,延长落叶观赏期的同时,探索城市森林落叶自然腐烂回归土壤。废弃物处置利用的标准化符合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极大推动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
    2.标准化有利于废弃物处置新技术研发
    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利用过程的标准化、制度化后,对发掘处置利用各环节存在技术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技术研发的聚焦。针对废弃物松散凌乱,占用空间大问题,可加强收集转运过程中减量化、自动化技术研发。针对废弃物发酵周期长、产品不稳定问题,可开展发酵过程的菌剂、材料、工艺、装备等技术研发。针对处置过程以人工操作为主,可加大机械化研发力度。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